<
y4h1小说网 > 穿越小说 > 满城尽带黄金甲 > 第13章
    但是,流动作战容易产生流寇主义思想,没有建立稳固的根据地。即使在其声势十分强大时,也往往是攻下一城,不久又丢弃,像东都洛阳这样的经济、军事重地也不留一兵一卒驻守。这就使唐军得以重新占领被农民军波及的地区,并逐渐收缩包围圈。而农民军到长安后,仍然未能巩固。这样,农民军得不到充足的供给,后勤没有保障。一些乡绅富豪多入深山,“筑栅自保,农事俱废,长安城中斗米直三十缗”。到了后来,农民军将士不得不以树皮来充饥,甚至发生了吃人事件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自然谈不上有什么战斗力。因此,当唐诸路大军云集长安,向农民军发起总攻时,形势便急转直下,历时三年的大齐政权也就很快崩溃了。

    朱温情爱之谜(1)

    黄巢起义给了唐朝廷的统治最后一击。而这个王朝真正的掘墓人,却是跟随黄巢起义的叛将朱温。朱温是中国历史上颇为传奇的人物,近于无赖。毛泽东曾经评价他说:“朱温处四战之地,与曹操略同,而狡猾过之。”朱温跟曹操一样,生逢乱世,成长为一代枭雄。他一生改过三次名字,从父母取的朱温,到唐朝廷赐予的朱全忠,再到自取的朱晃(取如日之光之意),每一次改名都代表着他在政治生涯中的一次变色,他也因此被人称为变色龙。张飞骂吕布是三姓家奴,朱温其实也差不多。

    与朱温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,在相关的篇章中都会提到,这里要讲的,是朱温令人费解的情爱之谜。这个在历史上以残酷暴虐出名的枭雄人物,偏偏既宠爱又惧怕妻子张氏,成为当时的一大奇事。

    朱温,宋州砀山(安徽砀山县)人。兄弟三人,老大朱全昱,老二朱存,朱温排行老三。朱父朱诚是乡下的穷教书先生,朱温还未成年时,父亲便去世了。朱母只好带着三个孩子到萧县地主刘崇家当佣工,朱母给刘家织布洗衣服,老大老二放牛种田,朱温放猪。这时候,谁也不会想到,一个放猪的孩子以后会成为后梁的开国之君。

    朱温从小爱使枪弄棒,蛮勇凶悍,时常在乡里惹事生非,不好好干活儿,所以乡亲们很讨厌他,刘崇也常常用棍子打他。奇怪的是,刘崇的母亲很喜欢朱温,经常亲自给他梳头,还告诉其他人说:“朱三(朱温小名)不是一般人,你们要好好待他。”别人问为什么,她说曾经有一次看到朱温熟睡时变成了一条赤蛇。大家都笑,谁也不相信。

    朱温的性格应当归因于他的生长环境。他是家中最小的孩子,朱母当然要宠爱一些。但是寄人篱下,在低人一等的环境中,他却不安分守己,朱母又少不了经常斥责,恨他不争气。在母亲面前,既被宠爱又被斥责;在主人刘崇面前,既受人白眼又被责打,自然而然,养成了朱温狡猾奸诈的品性。

    历史上总有这样一类人,如果他们生在太平盛世,只是一帮一无是处的无赖,为世人所轻贱。可是这些人如果生逢乱世,一切都没了秩序,礼法被抛在了一边,道德被践踏在脚下,弱肉强食,一切都要靠手中的刀来说话。这时,往往是他们大显身手的时候。朱温正是如此,当他投身到混战争霸的洪流中,狡诈立即变成了智谋,使得他在险恶的环境中屡屡获胜,直至最后成全了他的帝业。

    朱温从小不喜耕田,专喜打猎,常常带着弓箭到深山里猎取一些山鸡野兔。有一次,朱温和二哥朱存在宋州郊外打猎,遇到了到龙元寺进香还愿的富家少女张氏。张氏是宋州刺史张蕤的女儿,温柔美丽。朱温对张氏一见倾心,慨然对二哥说:“过去,汉光武帝曾经说过;‘仕宦当作执金吾,娶妻当如阴丽华。’当日阴丽华也不过如此,而我未尝不可以成为汉光武帝呢!总有一天,非把张女娶为妻子不可。”朱存讥笑弟弟癞虾蟆想吃天鹅肉,自不量力,对朱温的这番大话也没有太当回事。朱温遇张氏的故事见《北梦琐言》。

    [汉光武帝刘秀未发迹前,居住在南阳。他自幼钟情于南阳新野著名美女阴丽华,少年时期就立下一个心愿——娶妻当娶阴丽华。阴丽华出身名门,阴家先世是辅佐齐桓公“九合诸侯,一匡天下”的管仲一脉,传到第七代管修,以医术名世,从齐国迁居楚国,为阴大夫,便开始以阴为姓。阴家在南阳是高门望族。而刘秀虽是皇室后代,当时王莽已经篡位称尊,刘氏子孙更受到无情的压迫打击,刘秀一家早失去贵族的身份,在乡里的财势与声望上,刘家远远不及阴家。所以,刘秀想娶阴丽华的愿望在当时看来不过是不着边际的空想。刘秀当时还有一个志愿。一次他在长安市上,看到执金吾出巡,前呼后拥,车骑很盛,于是发出“仕宦当作执金吾”的感慨。执金吾本名中尉,负责率禁兵保卫京城和宫城,其所属兵卒也称为北军,汉武帝太初元年(前104年),改名为执金吾,相当于现在的首都卫戍司令。刘秀当时在政治上最大的追求也就如此而已。想不到时势造英雄,后来刘秀不但得偿所愿地娶到了朝思暮想的阴丽华,还成为了中兴汉室的光武帝。]

    僖宗乾符二年(875年),黄巢起义爆发,农民军路过宋州,朱温与二哥朱存都参加了农民起义军。这时朱温已经二十六岁了,不过是农民军中一个普通的战士。谁也不会想到他日后竟然会成为风头不亚于黄巢的风云人物。不久,朱温凭着身强体壮,敢于冲锋陷阵,以力战屡捷,得补为队长。但他的二哥朱存却在跟随黄巢攻广州时战死。

    参加黄巢起义军后,朱温念念不忘张氏,而不像其他农民军将领一样,任意将掳来的良家女子作为妻房。甚至朱温为了再见到自己梦中情人,还怂恿黄巢出兵攻打宋州。不料宋州刺史张蕤早已离任,后任刺史坚守城池,再加上唐官兵援军四至,农民军无功而返。

    朱温以自己的勇猛善战深得黄巢的信任,遂倚为亲信。黄巢攻下长安建立大齐政权后,派朱温领兵屯于东渭桥。后任朱温为东南面行营先锋使。不久,朱温攻下了南阳,回师长安时,黄巢亲往灞上迎接。之后,黄巢再派他到各地去打仗,朱温“所至皆立功”。此时,朱温参加黄巢的起义还不足五年,已经成为黄巢手下数一数二的战将。

    僖宗广明二年(881年)二月,黄巢为了减轻东南方面唐军的压力,派朱温率兵攻打邓州(今河南邓县),朱温一举攻克了邓州并俘获了刺史赵戎,从而加强了从东南方面进入关中的荆、襄要道。后来,因为投降了黄巢的唐忠武节度使周岌的归唐,当忠武监军杨复光进攻邓州东北的南阳时,朱温战败,被迫北撤,率余部退回关中。此时唐朝各藩镇的勤王部队与黄巢展开了西安争夺,朱温在长安周围,又参加了一些反对唐军围攻长安的斗争。他曾与黄巢的另一员得力干将尚让一起,在东渭桥击退唐将李孝昌和拓跋思恭的进攻,接着又与黄巢的另一个大将孟楷一起,在富平击败了李孝昌和拓跋思恭的军队。

    由于朱温在战场上英勇善战、屡立战功,中和二年(882年)正月,黄巢任命朱温为同州防御史,让他带兵去从唐军手中夺回同州。唐朝的同州刺史米诚弃城逃奔河中,朱温顺利地占领了同州。这是农民起义军的势力第一次跨过渭水,在渭水北岸建立了一个重要的军事据点。

    就在朱温为同州防御史的时候,他与自己的心上人张氏意外相逢。此时张氏因父母双亡,孤女无法生存于乱世,早已经沦落为难民,流落到同州,为朱温部下所掠取,见她美貌出众,便进献给朱温。朱温认出了张氏,欣喜若狂。张氏却根本不认识朱温。当她得知朱温是自己同乡,且在数年前就对自己倾心不已,一直念念不忘,以致至今未娶,不禁十分感动。朱温趁机嘘寒问暖,提出要娶张氏为妻。张氏正处在家破人亡、流离失所的境地,又见到朱温确实是真情一片,自然不能拒绝。

    为了表示隆重,朱温还千辛万苦地寻访到张氏的族叔,按照古礼,三媒六聘,择吉成婚。可见他对这门亲事是何等的看重,张氏在他心中的地位也由此可见。过了几天,朱温大张旗鼓地娶张氏为妻,朱温身穿官服,张氏珠围翠绕,在红烛高烧的大厅上交拜如仪。一时传为奇谈。

    朱温时为农民军将领,名声相当不好。时人都对他的娶亲持鄙视态度,还有人专门写了一首打油诗来嘲讽他:

    居然强盗识风流,淑女也知赋好逑;试看同州交拜日,鸣凤竟尔配啾鸠。

    朱温情爱之谜(2)

    史载张氏“贤明有礼”,朱温“深加礼异”。这张氏到底是出身名门,确实有几分才干。据说她分析政事,头头是道,且料事如神,语多奇中,每为朱温所不及。朱温遇事,必先问张氏然后施行。有时朱温已经督兵出行,途中有急使驰来,说是奉夫人命叫他回去,朱温当即勒马回师,毫不迟疑。可以说,朱温对妻子又敬又怕,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一物降一物吧。

    推断起来,张氏一定在朱温投降唐朝的事上起了相当关键的作用。她身为官宦之女,父母均死于战乱,自己也流落一方,险遭被蹂躏的命运。她内心深处,肯定是痛恨农民军的。

    朱温投降唐朝廷后,唐朝廷为他改名为朱全忠,并任命他为汴州(今河南开封)刺史、宣武军节度使。

    萧县属于汴州管辖,朱母一直还在萧县生活。朱温派人到萧县刘崇家迎接老母。刘崇家在山野僻乡,几乎与世隔绝,也不和外面通消息。朱母自朱温和朱存走后,一直没有听到儿子们的消息,以为他们哥俩不是战死就是饿死了。